燕子来时春社,梨花落后清明。 —— 晏殊《破阵子•春景》
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纪念祖先的传统节日,其主要形式是祭祖扫墓。
几千年来,人们在这个“气清景明”的节气中,进行“祭之以礼”的追远活动,为已逝的亲人、祖先,庄重地送上自己的思念与敬意。
这神圣的生命交流仪式,一年年轮回、一代代传承,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、续展开新的有机构成。
清明祭祖扫墓,是中华民族敦亲睦族、行孝品德的具体表现,清明节因此也成为全球华人的重要节日之一。
祭祖是对亲人庄重的纪念,是祭祖先的人出于孝敬祖先的感情,是发自个体情感的感恩与缅怀。
以前的祭祖活动之所以为人们所诟病,将其迷信化是主要原因。
面对先人的照片或墓碑,
表达浓浓的思念和真诚的敬意,
是我们生活在这片古老土地上的幸福和动力。
音乐/《生命》
演奏/林海
H5编辑制作/子木
特别感谢/北京仁爱慈善基金会
-
禅悟:莫为小情绪 放弃大追求
-
弘一大师生平珍贵老照片选
-
忆念布袋和尚
-
清明节祭祖:一捧鲜花寄哀思
-
恭迎释迦牟尼佛出家日祈福
-
微漫画:打扫打扫房间整理整理心情